以德施教、以德立身,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在第三十五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首先祝各位领导和老师们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向给予我个人亲切关怀、辛勤培养和无私帮助的领导和老师们,表达我最诚挚的感谢和最衷心的祝福!

三十年光阴,弹指一挥间。回望过去,有成绩、有失败、有欢乐、也有自省,回顾我的成长岁月,有一大批师德高尚的前辈引领着我,有一大群爱岗敬业、热血沸腾的年轻教师感染着我,有同事们无言的微笑鼓励着我,有领导们关心的话语支持着我,是你们,让我成长和成才。

从教三十年,增进了我对教育的理解,也坚定了我对梦想的追求,但让我来讲述师德故事,内心仍有些许忐忑,我想通过以下事例谈一谈对师德的理解。
“德为师之本”。具有良好的师德,是每一个教师必备的素质。而良好的师德形象,不是一时作秀,而是体现在教育教学的点点滴滴之中,体现在教师课堂内外的一言一行之中。这个暑期我参加清华培训时,聆听了清华大学教学顾问组专家张学政教授的讲座,这位70多岁的老人在课堂上,声如洪钟,神采飞扬,激情饱满,风趣幽默,极具亲和。他谈到在教学工作中特别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尊重学生,学生犯了错误婉转批评,对旷课的学生,专程夜访学生宿舍探明缘由。张教授坦言自己教学三十多年来每学期第一次课都穿正装皮鞋,并提前十五分钟到教室,站在教室门外迎接学生的到来,没有空过一次堂、迟过一次到。张教授认为要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最根本的原则是“师德和爱心”,用师德去潜移默化学生,用心去关爱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尊其师,信其道”。在张教授看来,“要求学生做到,教师首先要做到,这是基本的师德”;“为学生储备知识,是教师师德”;“严于律己,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皆为学生楷模,是教师师德”;“课比天大,一切以学生事情为大,个人事为小,是教师师德”;

我出生于一个教师家庭,耳濡目染,从小的愿望就是当一名老师。所以,我很幸运,从事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因为喜欢,我就特别想把这份工作做好。回顾从教三十年来,我自问每一次上课都认真对待:认真分析学情,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教学方法,生活中随时留心收集与教学相关的知识和案例,以备教学之需。我时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总是提前到教室侯课,在上课时绝不接打手机。对学困生,我关爱;对学优生,我严爱;对中等生,我博爱。我还利用课余时间,无偿对个别学困生当面答疑解惑,指导学法,疏导心理困惑,帮助他们她们解决人际交往、学业选择等问题,学生们很信任我,也给我带来很多惊喜和感动。有一名“9+3”藏族同学,基础差,有严重的考前焦虑,经过我的帮助,顺利完成学业,在毕业返回家乡后,还给我发来短信,信中有这样一句话“……谢谢老师,有了您的帮助,我考试时做题就像平时做作业一样,不紧张了……”。看到这句话,我的眼眶湿润了,但是心情却无比的美好……

古人说,“师者,人之模范也”。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教师师德时这样说: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的影响……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

让我们共同努力,以德施教、以德立身,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