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科普

发布者:  时间:2023-09-28  浏览: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科普

实验室是学院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危险化学品是我们实验中要使用到的危险物品,在实验室中我们该如何正确使用危化品才能保障自己的安全呢?下面让我们利用国庆的时间一起来了解一下校园危化品的相关知识。

01什么是危化品?

危化品是危险化学物品的简称,实验室危险化学物品是易燃、易爆、有毒或腐蚀性的试剂、药品等易对师生产生危害和造成安全事故的物品。

02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危化品分为:爆炸品、易燃液体、有毒物体、压缩液化气体、易燃固体、腐蚀品、放射性物质、腐蚀性物质等

其中:苯、汽油、甲醛、氨水、二氧化硫、煤油、液氯均是中学实验室常用的危化品等。

03危化品进入身体的途径

1.皮肤接触:

皮肤是人体面积比较大的器官,有一些毒物会被人体的皮肤吸收,从而会引起中毒性的反应,通常包括硝基化合物以及有机农药,还会刺激及腐蚀皮肤。

2.眼睛接触:

如果在危化品的环境中眼睛接触了之后,会直接通过眼睛进入到人体的血液,并且会通过血液传送到各个部位,从而会引起化学品的危害,对眼睛部位还会产生疼痛以及红肿和烧灼感的症状发生。

3.直接接触:

化学毒物一般会通过直接接触所传播,在接触了化学物品之后,会直接进入到人体,从而会引起中毒性的表现。

4.呼吸接触:

化学毒物一般是长时间处于污染的环境中,在接触了化学毒物之后,会直接进入到人体的呼吸道,然后通过从呼吸道进入到血液,伴随着血液循环会停留,还会蓄积在肝、脑以及肾等器官中,且速度也会比较快。

04如何规范使用危险化学品?

(一)规范使用

1.危险化学物品的使用应严格办理领用手续,并认真做好领用记录。危险化学品仅限于教学实验使用,一律不准私人借用,坚决制止危险化学品外借和流向社会。

2.任课教师规范操作,提前说明药品的性能、操作程序,使学生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

3.学生实验时,必须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要一切行动听指挥。

4.实验教学中应有安全防护设施,如通风橱、抽风排气装置,以及必要的防护急救物品等。

5. 防止废弃危险化学物品的流失和泄漏,不随意丢弃和排放,污染环境。

(二)严格购置程序

凡因教学其他用途需用危险化学物品的,使用人应提交危险化学物品购买申请,经学院审批后,学院按照危化品购买相关法规进行适量购买。

(三)实验室管理

1.实验室内严禁烟火,严禁闲杂人员入内,严格执行学院准入制度

2.充分熟悉安全用具,如灭火器、急救箱的存放位置和使用方法,并妥加爱护。

3.盛药品的容器上应贴上标签,注明名称、溶液浓度。

4.危险药品要专人、专类、专柜保管,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制度。各种危险药品要根据其性能、特点分门别类贮存,并定期进行检查,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5.有危险的实验在操作时应使用防护眼镜、面罩、手套等防护设备。

6.能产生有刺激性或有毒气体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

7.浓酸、浓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用时要特别小心,切勿使其溅在衣服或皮肤上。

8.实验完毕后,对实验室作一次系统的检查。

05如何应对紧急情况

1.危化品爆炸,向上风口快速撤离

如果爆炸的位置在你的上风口,尤其要注意:一般下意识就是背对爆炸点的方向跑,如果爆炸后的气体有毒,这样始终会在毒气的前进线路上。正确的方式是绕开爆炸点,然后向上风口撤离。

气体因为密度小,受风的影响很大,1-2级的微风就足以使气体稳定地向一个方向吹,所以切记,不是越远越好,是上风口!

2.化学灼伤急救处理

如果不幸接触到化学物质,应迅速脱去衣服,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创伤部位,冲洗时间不应少于15分钟。

清洗时要遍及所有接触部位,防止物质存留。对眼、鼻、口腔等的清洗尤其要迅速、仔细。对眼睛的冲洗一般用生理盐水或用清洁的自来水,冲洗时水流尽量不要正对着角膜方向,不要揉眼睛。也可以将面部浸在清洁的水中,用手撑开上下眼皮,用力睁大双眼,头在水中左右摆动。

皮肤部位的灼伤,用清水冲洗后,可用中和剂洗涤,时间不要过长,然后用清水冲洗。完成冲洗后,应根据受伤情况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适当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