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7月29日,许海峰作为该届洛杉矶运动会中首次奥运会首金得主,实现了中国奥运历史上首次金牌“零”的突破。金牌“零”的突破鼓舞着中华儿女在所热爱的事业上奋力拼搏,拼有所得,搏有所获。强烈的爱国精神已经深深埋入中国奥运健儿的心,作为中华儿女,本身有强大的自豪感,民族自信感。借此契机,康复系学生会于2021年9月25日下午14点在一教B301组织了约200余名同学共同观看“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旨在通过此次直播向奥运健儿学习奥运精神,以奥运精神升华医学素养。

奥运健儿为什么能成功,不仅是自信,更多的是坚持与热爱。许海峰谈论当年夺冠时的经历说:当时也没有认为这个奥运会对它是多么的重要,放好心态就行了。许海峰对后人的期待是“要想把这个事情做好,就要放下心去干。”

杨倩,东京奥运会首金得主。在谈论自己的经历时指出“我们只是一直在向所有的前辈学习,然后向他们致敬”。精神的交换,信念的传递,指引着未来道路上的青年,永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时她也是一名学生,在她而言她的目的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和学习。在视频中杨倩鼓舞大家说:“自信是成功的秘诀,如果没有自信的话,那你多半成功不了的。”
自信不是生来就有,而是靠后天培养的。想要完成一件事情,你必须先要深信自己能够完成,并付出自己百分之一百的努力,然后豁出去做。
旗手作为一个特殊的存在,不仅是对高大身材和俊朗形象,还有对殊荣的渴望和珍惜。周佳敏与另一位中国运动运动员王浩担任东京残奥会开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


巩立姣,铅球运动员。巩立姣曾说“我们跟外国人比,可能体型,耐力比不过外国人,但是我觉得在技术上咱们还是能赢的”。我们作为医学生,何尝不是继承先辈丰富的知识体系,造福当代人类,我们应做民族的脊梁,时代的标杆,传承英雄模范身上的红色基因,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凝聚点滴信念起航新征程。

奥林匹克精神是怎样的?青年向上,国家在前,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用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告诉我们没有什么不可能。热爱即是生命,拼搏即是生活,坚持并享受自己的工作。茅经典就是用自己的热爱与坚持让转弯的命运再次绽放。
通过今天的奥运思政直播课,我们深刻认识到我们广大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中国未来可期。同时我们作为新时代医学生,定将牢记医学生誓言,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去诠释“大仁求学,大医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