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

首页 > 社会服务 > 正文

让关爱成为一种习惯——脑卒中患者的康复

发布者:  时间:2017-05-27 00:00:00  浏览:

20175月,T-POS康复社团的同学在潘玉梅老师带领下在我系社区康复实践基地——大岩洞社区开展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活动。

同学们正在为社区的居民详细的讲解生活中五高的预防,高体重(超重和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的预防,从源头断绝,预防脑卒中的发生;以及患“五高”后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从源头断绝,预防脑卒中的发生;以及患五高后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知识链接】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指突然发生的,由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局限性脑功能障碍,并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引起死亡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意识障碍等脑部症状和引起偏瘫、失语、认知障碍等功能障碍。

什么样的人群容易出现脑卒中?

脑卒中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肥胖等。

怎样预防脑卒中?

对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1.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定期检测血压、血脂、血糖,定期全身体检(每年至少全身体检1次);2.低盐低脂饮食、少食多餐、饮食均衡、多食应季新鲜蔬菜水果。坚持锻炼,如:散步、太极拳、广播体操等。3.规律作息,禁烟酒。4.有不适症状当及时就医。

对于有过脑卒中病史的人群,除做到上诉项目外,还应该:1.定期到门诊复查(每1-2月复查一次);2.根据医生建议坚持功能锻炼;3.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

作为康复治疗师,面对脑卒中患者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1.健康指导;

2.心理疏导、精神支持;

3.功能训练:运动功能训练,感觉功能训练,认知功能训练,言语功能训练,平衡功能训练,ADL训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