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

首页 > 社会服务 > 正文

精准扶贫 重建生活

发布者:  时间:2016-12-02 00:00:00  浏览:

                       ——康复系“精准扶贫”工作系列报道

1116日,康复系副主任秦丹、康复系作业治疗教研室主任谢冰、教师刘婷婷,带领15OT7名学生前往三多寨狮子村和联合村,对三家有功能障碍儿童的贫困户开展医疗援助,继续我们“重建生活为本”的扶贫之路。

为提升我们的帮扶效率,我们分为了两个队伍。我们走访的第一家贫困户,患儿13岁,通过与家属交谈,我们了解到家里的经济主要靠父母种植农作物,家里只有一个患儿,父母已60多岁,家庭“因病致贫”。患儿从小发育异常,目前躯干畸形,双侧肩、肘、腕关节畸形、扭曲;双髋、膝、踝关节扭曲畸形、僵硬,不能独自翻身、坐起、转移、如厕、洗澡等活动,可以自己吃饭,生活重度依赖。由于父母忙碌,常年独自呆在家里不出门,在家里大部分时间坐在自己床上看电视、玩电脑或玩手机,喜欢写字、画画和唱歌。没有上过学,所使用的文字、电脑和手机的使用都是通过看电视自己学会的。但是随着年纪增长,自主意识越来越强,讨厌见陌生人,见到陌生人就会哭泣,甚至曾有自杀的想法。鉴于目前状况,我们认为患儿需要进行相关的心理治疗,首先要从心理上帮助她打破障碍,敢于接受现状、面对现实。能够做到与外界接触,与他人接触,有一定的社交生活;其次,从功能上借用一些辅助器具,她能够做更多的事情,生活质量可以得到提高,生活可以更有意义。

    第二家贫困户,患儿9岁,与家属交谈,我们知道家里有三个孩子,老大今年18岁,跟随父亲在工地上班,患儿有一个双胞胎姐姐正在上四年级,而患儿因为出生四天时生病未及时治疗导致脑性瘫痪。通过查看她发现躯干力量差,四肢肌张力、关节活动度正常,言语障碍,重度认知障碍,意识障碍。每天大部分时间仰卧在床上,自己可以无意识的活动上下肢,讨厌俯卧位,头部控制差,手膝跪位困难,无法保持身体直立坐姿,原始反射存在,对触觉敏感,对其他感觉刺激迟钝,吃饭、大小便、洗漱、洗澡等日常活动重度依赖。鉴于她现在处于严重认知、意识障碍,无法配合训练,首先,可以从纠正姿势,保持正确的卧位、坐位姿势;其次,可以用游戏的形式增加触觉、视觉、听觉、前庭觉、本体觉各种感觉刺激,提高感觉整合能力。生活中应提供多种活动刺激,而不是进行被动的按摩。

第三家贫困户,女,四岁。1岁零4月诊断为脑瘫,曾接受过智力康复。其右侧肢体功能较差,有对掌抓握功能,可持物、拾物,可以平地行走,但不能独立上下楼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食,穿衣、个人卫生、如厕、洗澡需要帮助。小朋友性格活泼,爱好唱歌跳舞,喜爱球类玩具。其父母认为没有小朋友愿意和她接触,并且觉得小朋友很多事情都不能独立完成,期望她能生活自理。但是她们家客厅到院子之前有门槛和台阶,限制了小朋友的生活空间。建议可以提供轻便、不易碎、可固定的餐具,鼓励其先使用勺子独立进食。同时,可以选择不同大小、形状的玩具来提高其玩耍能力、运动能力、手功能。

    在患儿家门口,和她家人的合影

    

   我们帮助小朋友成功地做在了轮椅上,她会望着镜头……  

      

我们在和小朋友在做游戏

这次精准扶贫活动既给贫困家庭送去了温暖,又丰富了同学们的社会实践。我们将仔细记录患儿的情况,认真准备下次入户医疗援助,用我们的绵薄之力,帮助她们重塑生活的意义。精准扶贫,重建生活,我们会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