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层面诊改
|
|
发表时间:2019年11月21日 |
|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全面建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社会吸引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诸多有利条件和良好工作基础。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 |
发表时间:2019年10月11日 |
|
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
|
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 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推动和指导各地和职业院校分类开展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简称诊改)工作,我司组织研制了《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 |
发表时间:2015年12月30日 |
|
关于成立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的通知
|
关于成立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的通知 教职成司函〔2016〕7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要求,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加强对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简称诊改)工作的指导,提升诊改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经研究,决定成立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 |
发表时间:2016年05月26日 |
|
信息化建设情况汇报
|
|
发表时间:2019年11月21日 |
|
崔岩:履行质量主体责任,高职如何找准“坐标系”
|
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要求“建立诊断改进机制”,采用“诊断”+“改进”的模式引导高职院校履行质量的主体责任在我国尚属首次。其原因一方面是基于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进一步扩大与扩展,另一方面是高职教育外在竞争压力与自身内涵建设的双重驱动力作用。它与评估有着本质的区别,是由外向内评价模式的“蜕变”,如果把握不好就有可能“走老路”或“走偏路”。因此,就高职教学诊 |
发表时间:2020年03月20日 |
|
王寿斌:关注“教学诊改”②:“由表及里”,对“教学诊改”进行“诊改”
|
全力推进“教学诊改”是当前职教战线的中心工作。国家层面的试点首先确定中职27所、高职27所试点院校,随后各省份也相继遴选出省级试点院校;国家颁布“诊改”相关政策文件,各省份也陆续出台自己的指导方案、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毫无疑问,这些推进工作最终都要由基层学校来落实。那么,就当前各级试点院校的“诊改”推进情况来看,在取得丰厚成绩的同时,已经暴露出哪些普遍性的问题需要纠正?不妨由表及里地对当前 |
发表时间:2020年04月16日 |
|
学校层面诊改实务
|
|
发表时间:2019年10月15日 |
|
持续推进诊改工作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
发表时间:2019年10月15日 |
|
高职院校课程诊改实务
|
|
发表时间:2019年10月15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