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容易得骨质疏松,早期可能没明显感觉,但时间长了,问题就会慢慢显现。比如腰背部会隐隐作痛,站久了、坐久了疼得更明显,弯腰捡东西时疼得厉害;身高会慢慢变矮,比年轻时矮3-5厘米,背也会变驼,走路时身子总往前倾;最危险的是,稍微不小心摔倒,就容易骨折,比如手腕、大腿骨骨折,恢复起来特别慢,还会影响生活。
饮食上要多吃含钙的食物,牛奶、酸奶、奶酪都是优质钙源,每天喝一杯牛奶;豆腐、豆干、豆浆等豆制品也很好,炖着吃、炒着吃都能补钙;还要吃含维生素D的食物,比如蛋黄、深海鱼(像三文鱼、鳕鱼),维生素D能帮助钙吸收,别喝太多碳酸饮料,会带走身体里的钙。
天气好的时候,每天上午10点或下午3点,去户外晒半小时太阳,别暴晒,在树荫下就行,阳光能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锻炼选温和的方式,比如散步、打太极,每天锻炼20-30分钟,能增强骨骼强度,但别做快跑、跳高等剧烈运动,也别搬重物,以免摔倒或伤到骨头。
要是腰背痛得厉害,或者不小心摔倒后,骨头疼得不敢动,一定要立刻去医院检查,看看是不是骨折,及时治疗,别耽误,避免骨头愈合不好,影响以后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