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课程诊改工作,6月10日下午,我院首轮课程诊改汇报展示会在一教学楼403教室举行。副院长罗天蔚、系部主任、教研室主任及部分教师近100人参加。
首轮汇报选取公共基础课2门、专业基础课1门、专业核心课6门,以汇报人展示、系部主任交叉点评方式开展。展示中,各门课程按照“事前设计组织、事中实施监控、事后诊断改进”的路径,着重介绍了课程诊改实施与运行中“目标标准——监测预警——诊断改进”三个基本环节。9门课程对诊改的认识还未完全统一,点评中各评委分别指出了问题并提出中肯建议,强调一是诊改的落脚点在“诊”和“改”两个层次,应充分利用SWOT分析对标找差,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目标标准;二是诊改的重点是分析问题、改进进展与成效,而不是强调工作业绩、师生获奖等;三是课程诊改要厘清课程建设诊改、课程教学诊改两条主线,要清醒地认识课程目标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课程教学诊改的落脚点及如何有效监测与实施,切实实现课程教学从“静态规范”转向“持续改进”的目标。

教务处副处长刘凡诗作总结发言,强调本轮课程建设周期是2018-2020年,各门课程在分析时应以2018年数据为基础,分析2019、2020两个年度课程诊改情况。同时要求在各门课程在分析中应用活用好麦可思、学习通、网阅等平台数据,发挥监测预警作用,促进课程诊改切实推进。